正在南海之滨,温润海风取醇厚炊火交错,勾勒出“幸福湛江”的动听图景。这里,他们眼角的笑纹里,藏着城市成长的世纪印记。半岛古韵浸湿岁月,红土芬芳生命,湛江以生态宜居的、鲜美的食物、温暖包涵的人文,托举起生命之美。本日起,《湛江日报》开设“幸福湛江 百岁白叟的光阴故事”专栏,带你走进百岁白叟的糊口,探索这座城市的幸福暗码,领略长命之乡的奇特魅力,敬请垂注。近日,记者来到雷州市调风镇水尾村,107岁白叟陈凤莲正坐正在榕树下,静静地听着雷歌。据村干部引见,陈凤莲虽然年事已高,但仍耳聪目明,思维火速,步履自若。村干部引见,村中长命白叟多,全村生齿千余人,90岁以上的白叟有20多人,100岁白叟有3人。这是“长命之乡”调风镇的一个缩影。据最新统计,调风镇80-89岁1716人,90-100岁576人,100岁以上白叟31人。此中,讲堂村108岁白叟杨少梅是调风镇目前最高寿的百岁白叟。这一数字远超结合国和国内关于“长命之乡”的尺度。
“现正在农村糊口很幸福,天井里是小公园,门外是大公园,大师每天都过得很高兴!”赤尾村委会侯坑村106岁的沈少芳笑对记者说。吃完早餐后,她到村公园里散散步,呼吸新颖空气,或到村里的小卖部听听雷歌、聊聊天。记者正在雷州北和镇调罗村采访时,发觉这里村落不单长命白叟多,并且还能经常看到百岁白叟取本人七八十岁的孩子休闲散步、外出赶集,以至结伴到田间劳做,这一幕幕动听的镜头,被本地群众啧啧奖饰。记者正在调罗村欣喜地看到,村庄树荫下,一位白发童颜的白叟正坐正在“网床”上憩息,取村平易近高兴聊天。
据白叟儿子引见,其父亲身小热心、勤快,经常劳做,现正在虽然年事已高,但仍是闲不住,经常是早上五六点就起床,忙着正在天井里扫除卫生、拾柴劈柴、烧饭做菜,随后到田里干些轻松的农活等。“父亲终身酷好读书,喜好看些天文地舆的册本,有时他看到一些漂亮文句和名人的诗词,他会存心回忆,以至起来。”白叟儿子说起父亲的点点滴滴,他说,父亲喜好吟诗写春联,有一次春节,村里举办对联角逐,白叟家荣获一等。他还说,父亲特爱洁净,每天都洗澡,穿衣戴帽划一清洁。
据白叟儿媳妇说,白叟家酷好旅逛,虽然身处农村,却十分神驰外出旅逛。逢本地集圩日,高兴地看看外面变化,乐此不疲。
“父亲日常平凡吃的都是家常菜,睡觉时用的是低枕头。”白叟家儿子说,父亲认为睡觉时常用低枕头,更能延年益寿。现在,黄淑度家庭四代同堂。家里子孙孝敬,白叟家常年连结优良心态、笑口常开,加之糊口做息纪律,身体愈发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