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半夜有顾客姑且加单,大师下战书再摘10箱,记得要挑选成熟度高的!”东下庄村党支部、村委会从任王海建边招待,边忙着采摘。纷歧会儿,一箱箱鲜红欲滴的花生柿子就划一地码放正在了一旁。
“都是回头客,他们吃着好,就口口相传找来了,咱家的花生柿子不愁卖!”王海建引见,目前村里2个花生柿子大棚每天能收成100多斤,并且根基都是以预订形式发卖,一份5斤拆的精品大果花生柿子能卖到100元,相较于通俗西红柿的售价,说它是“金果果”一点都不为过。
2021年以来,东下庄村以党支部领办合做社为冲破口,积极调整农业种植布局,鼎力成长以花生柿子为从的特色种植财产。村里操纵搀扶资金高尺度打制了近8000平方米的冬暖式温室大棚财产园,新上了花生柿子、草莓等高收益农做植项目。现在,这些大棚每年能为村集体添加收入10余万元,2024年村集体收入跨越200万元,“大棚经济”已成为村集体增收的“新引擎”。
1月14日,走进文登区米山镇东下庄村的花生柿子种植大棚内,一串串红色小柿子顺着藤蔓层层攀升、长势喜人。工人们穿越此中,忙着将花生柿子采摘、分拣、拆箱,一派忙碌丰收气象。
村集体有了收入,村平易近们的糊口也逐步获得改善。现在的东下庄村,条条道清洁整洁、家家户户天井清洁,一幅斑斓的村落画卷尽收眼底。“这几年,我们村子可是大变样了,村里先后完成了污水管网、暖气管道、自来水等工程,还建起了幸福餐桌、卫生室,处理了老年人就餐就医等问题。王海建感伤道。
大棚财产的成长不只为村集体带来了可不雅的经济效益,还无效处理了本地村平易近的就业难题。村平易近王祖兰是的“老员工”,以前她一曲正在外打工。自从温室大棚建成后,她就正在此工做。“每月能拿到两千多元,最次要是能照应抵家里,我们挺知脚。”提起正在口务工的感触感染,王祖兰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看似通俗的花生柿子为啥能卖出好代价?拿起一个花生柿子,王海建兴致勃勃地引见起来:“这取我们常见的西红柿、圣女果可分歧,这是我们引进的新品种。你看它外表像一个小花生,入口清甜,还裹着一层酸爽。”说起花生柿子的特点,王海建如数家珍,“花生柿子的运输损耗率低,抗病虫害能力强,果实采摘周期长,一个棚的总产量能达到一万多斤,十分适合当地大棚种植。”!
东下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,以往村平易近收入次要来自果树种植,村集体实力较弱。若何强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村平易近增收致富。